“真人”杨云庆

1960年冬,我们全家随中建一局从四川德阳北上大庆,在安达落脚后,62年我考进安达县一中。

      1964年初二暑假,我趴在家里那个小土屋的炕沿上,竟写出了一个4000多字的“暑假作业”。初三开学,我把这个“大作业”交给了语文老师乔亚茹。乔老师感觉不错,请杨云庆老师看看。杨老师不教我们班,但大家都知道他是省作协会员。杨老师看了也连连点头。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我做了一些修改,后定名为《歧路与新途》。结果当年学校“十一”征文,《歧路与新途》评上了一等奖。

       当时学校有个校刊《习作》,《歧路与新途》连载三期。50多年后翻阅当年老师们用钢板刻印的校刊,往事历历在目。

       我的“作家梦”从此开始,导致初中毕业我执意不考高中,非要去中建一局当学徒工不可。这源于杨老师毕业前夕跟我说的一句话:“真正的作家没有从大学里出来的。”当时的工人作家胡万春是我的偶像。

       当年初中毕业,时兴请老师和同学们在自己的小本上写几句“毕业赠言”。在我的小本上,就有几十位老师和同学“做好革命接班人”之类大体相同的勉励。但杨老师在分别前夕却是这样告诫我的: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写的东西,没有用感情的手反复抚摸过,也没有用自己的头脑去苦思过,就贸然拿起笔来写,而其目的仅仅是以创作为爬上荣誉的阶梯,那么我们说,他在还没有开始这个事业之前,就已经失败了。

    ——于子华初中毕业前夕留言以共勉。

杨云庆  7.13  安达一中”

      今天重新翻阅杨老师这些情真意切的话,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一位长者的良苦用心,那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针对性地教诲和告诫。

       1965年我考进了大庆石油地质学校。当时的想法是做一个“勘探队员”走南闯北,为今后创作积累生活。

       初中毕业之后,跟杨老师就联系不多了,直到1982年,《门斗》定稿后,我寄给杨老师指正。刚好《小说林》编辑部向杨老师约稿,他就把我的小说寄了过去。

     《门斗》发表后,我惊喜地发现,我这么一篇新人习作,竟放在当期杂志的第二篇。要知道,第一篇是河南知名作家南予见。第三篇是黑龙江专业作家王立纯。第四篇小说,是全国知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我强调这些,是想说这篇作品能入选,应该不会是因为杨老师的面子。但没有杨老师的推荐,也不会有《门斗》。

       杨老师是我的贵人,更是一个好人,好老师。

       2022年7月27日,杨老师的九十大寿。安达一中1963届三年三班的几位平均年龄在75岁上下的同学,汇聚在大庆杨云庆老师的家中,祝贺他老人家90大寿。全国有上百位学生线上为恩师祝寿。

       这是2016年安达一中1964届的学生,从全国各地赶到大庆看望杨老师的合影。这些50多年前年过七旬的学生,他们中间有曾经的国家部委的官员,国企的高管,知名学者等。当然,更多的是在普通岗位上退下来的70多岁的老人(照片)。

      老人家十七八岁中师毕业,一辈子在安达县和大庆市当中学语文老师。从1956年在沈阳日报发表文学作品,一辈子教书育人,笔耕不辍。下面是杨老师2021年创作小结(他每年都有一份这样的总结):

      1、《细节的魅力》〈散文)发表于《中囯作家》7期;

      2、《慈母情》十首 发表于《中华辞赋》第10期;

      3、《那双深情的眼睛》(散文)发表于《意林》第11期;

      10、《游子泪》等五首发表于《北国诗风》第1期;

      18、《赠马龙》(诗歌)发表于《乒乓世界》第9期;

      20、《寄语世乒赛》(诗歌)发表于《乒乓世界》第12期。

      一个年近九旬的病弱老人,一年中怎么会写出怎么多作品?杨老师说,关键是他80岁后学会了上网,建起了自己的博客,还迎来了众多的粉丝。请看他的《七绝。八旬学电脑开博喜赋》:

     学海无涯苦作舟,

     焚膏继晷几十秋。

     眼花手颤何足惧,

     再度杨帆向渡头。

 

     八旬人生好个秋,

     初航博海竞风流。

     禅功一指评人笑,

     海浪惊涛任我游。

     杨老师不但是一位作家,还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他从1949年开始打乒乓球,多年来曾参加各项业余赛事,多次获冠、亚、季军。他在《自慰诗》中说:“老眼昏花心尚明,笨腿腾挪亦轻盈。挥拍酣战乒乓场,拙笔勤耕颂大风。”

       他在《一家三代投身乒乓》一文中说,家里的四员“大将”,两直两横,比赛中打法各异,有攻有守,真刀实枪,异彩纷呈。女儿正手反胶,反手正胶,打起球来左右开弓,读小学时曾获得过全校女子单打冠军。

       特别是儿子杨光,国家级运动员。19岁出国去欧洲匈牙利乒乓俱乐部打球。他在给爸爸的信中说“作为中国运动员,一定让爸爸看到我扬眉吐气的时刻”。在与奧地利队的一次比赛中,以2比1战胜了2003年世锦赛男单冠军施拉格。2001年杨光回国,与球友在香港共同创建了“阳光乒乓球俱乐部”。如今,“乒乓世家”后继有人,杨老的小孙女接过爷爷的“乒乓”大刀,也在校队比赛中拔得头筹。

       90年代杨老师退休不退教,在老年大学和文学社继续辅导文学创作。2003年,在大庆石化老干部处的支持下,他办起了“晚晴文学社”。他说“我要应一生来回报这片养育了我的黑土地。”十几年来,他不厌其烦地辅导那些60多岁的老人们写作,每一篇作品,他都要与作者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近年来这些老人在省市区报刊发表作品700余篇,还出版了《晚晴》《金秋岁月》等五部作品集。

       日前翻阅《杨云庆文集》,看到中国作协会员,燕山大学中文系王清学教授,在《杨老师真好》一文中这样说:教师是杨老师的职业。好的教师,是好人,是好人的母本,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当下的中国教育界,好的教师少得可怜。本人现在也做了教师,本人品德并不恶劣,但在教学中,实在难以做到圆满周到,尽职尽责。自认为做好老师“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因此对杨老师的好,感佩万分。

       好老师根本素质是爱,肯施爱,能教爱。孔圣人和弟子们朝夕相处,生死相依是中国教师的典范。杨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极其密切,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能像太阳一样紧紧的吸引着他的学生,在他的周围张开一张温暖和煦的爱之天空,这是杨老师之为好老师的关键点。

       古人有真人,至人,圣人之说。老师80多年的人生,我们看到了“真人”的成分,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运用一丝“机心”,无论是年轻年老,都不藏一块“城府”,总是孩子般的坦诚待人,倾力做事,平和顺畅,自然天成。尽管他还不能超凡入圣,但是由于有一颗不曾污染的童心,他的一生便修炼成了“好人”,“好文人”和“好老师”的三个“好”,这是天性纯良的大写的“真好”。

       王清学教授说的对,当下的中国教育界,好的教师“少得可怜”。教育界如此,其他行业呢?

      幸亏我们还有“杨老师”们。

      往事悠悠,不胜感概,就此打住。衷心祝愿“杨老师”们,健康长寿,后继有人。

 

    董子华写于北京大兴青岛嘉园

         2022年8月31日

责任编辑: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