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美术原作展》与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修行路上——王冀中油画艺术研究展》, 2024 年 9 月 6 日下午,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隆重开幕。
展览旨在与日本观众分享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展览,赢得了日本各方人士的积极响应。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送来花篮表示祝贺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部书记兼日中友好会馆事业部部长苏涛、日中友好会馆中方理事黄星原、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东京艺术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多届奥斯卡国际长片评委、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柳岛克己、日中友好协会(社团法人)理事长濑野清水、NPO法人東京都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永田哲二、全日本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副会长晋鸥、日本华人美术协会秘书长高娃以及来自东京艺术大学的硕士生导师李泊衡、东京学艺大学副教授草津佑介、武藏野美术大学代表张洲睿、早稻田大学、多摩美术大学、文星艺术大学等高校的艺术家共同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东京大学艺术创造连提携研究中心主任冈田猛主持。
冈田猛教授主持开幕式
王冀中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很多来宾,在开幕式之前,对油画的精细与意境的开阔,予以了肯定。
1985年,自幼酷爱绘画的王冀中年届20,他怀揣着对艺术的狂热,来到山西大学进修,开始了美术的艰辛之路。1986年考上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动画专业。毕业工作之后,对于艺术精进之心潮,没有平静。2002年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动画艺术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之后,深感依然没有破解艺术迷津的他,2006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艺术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期间创作的动画片《精卫填海》获得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
在艺术殿堂起舞的他,静下心来,为了获得一些哲思,2011年考入中央党校哲学部进行博士后深造。凌空有所通感之后,王冀中再度辗转,回到了油画的田园,2014年起,作为访问学者,王冀中教授先后连续三次(年)到中央美术学院深造、连续二次(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深造,分别到到意大利国家艺术研究院、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深造,连续两次到东京大深造并成为外国人研究员/客座教授。十年求索,他潜心钻研油画的基础、材料技法与表现艺术之后,一直在寻找中国与欧洲的油画方面的“通感”。
王冀中教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在意大利国家艺术研究院、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访学期间,他除了在画室笔耕不辍,听从意大利国家艺术研究院鲁道夫·柴考迪教授的建议,走出了画室,到意大利的街头、美术馆、教堂等地,进行写生和素描。
有一天,他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宫参观,惊喜地发现贝诺佐·戈佐利1459 - 1461 年创作的《三圣贤之旅》(又译作《三王来拜》)中,打破了他对油画特点的认知,这个蔓延三个墙壁的巨型壁画中,极其壮观,但是,其中,有与中国工笔花鸟相近似的鸭子、鸟、马都是线条造型,而且,马的配饰,人物的帽子、衣服、圣装上,都镶嵌了黄金、宝石,极其华美,这与中国的工笔重彩的理念颇有近似。王冀中突然想到了永乐宫壁画,也是通过线条进行人物造型。这引发了王冀中深思:三王来拜是湿壁画在技法上和我们隋唐、两宋的绘画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一块一块的画最后拼接完成。而我们的中国的,它是一个整体。在精神性的层面,湿壁画(三王来拜)有一种雅致。跟我们宋画的文人画的优雅的气质和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它也有粗旷的一面(用笔挥洒 血气方刚)宋画的文人画也追求这种大的笔墨,还有精致 巧妙的点缀,都是属于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一种绘画的刚与柔也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
狂喜之余,他创作了题为《和》的速写稿,即将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作为画稿的中心,而肩膀上是中国的永乐宫形象,而手臂下,则选取了《三王朝拜》中的典型头像。因为,艺术没有东西方的分隔,而是“和而不同”。卡拉拉美术学院绘画教授乔瓦尼·奇亚波罗认为:《和》完美地综合了中国艺术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与手足情谊:一个巨大的人物形象占据了画面中心,并致敬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象征性作品之一——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 在这件作品中,王冀中根据《维特鲁威人》的比例法分析了人体的比例,也包括人体本身与几何形式,特别是与方形和圆形之间的和谐关系;所呈现的面孔是艺术家本人的自画像。这个也与文艺复兴时期“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不谋而合;飞翔的鸽子象征着作品所蕴含的对和平的向往。
《和》布面素描180cm*150cm 2024年创作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他创作的油画《奋斗号》于2021年10月15日以油画作品《奋斗号》的初稿申请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2022年4月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美术创作类的审批和立项。画中,是一列爬升到了山丘顶端的火车头,映着旭日或者是夕阳的光辉,喷薄着厚重的、层层漫卷的浓烟。这幅油画,借鉴了法国印象派的色彩,但是,在构图和氛围上,没有追随莫奈的多幅关于火车的油画的风格。王冀中想表达的是:静穆的超现实主义。卡拉拉美术学院绘画教授乔瓦尼·奇亚波罗认为:在这幅没有人物形象的巨幅画作中,弧形线条占据了主导地位,像漩涡一样向观众扩张,将观众吸引并卷入这副画的的表现之中。作品采用了布面油画技法,其强烈与精炼扎根于王冀中数十年工作和研究中获得的扎实功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髓,饱含着积极向上的能量,不屈不挠,走向光芒万丈的未来。
《奋斗号》布面油画 150*200cm 2021
这就是王冀中在十年的油画专业的忘我的求索中,在美术理念上“会通中西”后的再度前行。
这次展览的日本嘉宾,对王冀中油画的国际水准和对欧洲艺术流派的兼收并蓄,并认为其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难得可贵。
本次展览其他作品赏析:
《大山深处的守望》 布面油画 120*140cm 2015年
《彩云归》 布面油画 50*60cm 2021年